景点列表添加景点

上传影音
壮乡英雄文化园 1071次播放 简介>>
壮乡英雄文化园位于东兰县三石镇弄英村弄英屯,距离县城18公里,占地面积160亩,是为纪念韦国清上将诞辰100周年而修建,于2013年9月建成开园。园内设有一雕、一像、一馆、两亭、一池、一广场,即:韦国清峥嵘岁月浮雕墙、韦国清铜像、壮乡将军纪念馆、两座将军亭、清风池、红色旅游文化广场等建筑物。
壮乡英雄文化园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东兰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的必经之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的主要节点。自建成开放以来,该园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广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教育基地。
上传影音
壮乡将军纪念馆 1037次播放 简介>>
壮乡将军纪念馆位于东兰县三石镇壮乡英雄文化园内,距离东兰县城18公里,是为纪念韦国清上将诞辰100周年而修建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同时,又融入了壮族文化和民居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纪念馆长76米,寓意韦国清享年76岁;高20米,寓意韦国清主政广西20年;宽40米,寓意韦国清参加革命北上之后再次返回到家乡时长40年;纪念馆前设置十五级台阶,寓意韦国清15岁投身革命。纪念馆为两层框架结构,一楼主要陈展韦国清上将生平的文物史料,二楼主要陈展韦国清上将廉政专题和张云逸、李天佑、韦杰等19位从红七军、红八军成长的开国将军的生平文物史料。

上传影音
武夷侯公园 1037次播放 冉维 简介>>


韦虎臣(1495—1516),壮族,明朝东兰第二十三任土知州。生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正月二十四日。少年时勤读书,好武艺,师从五台山觉空禅师,专习兵机韬略击技,并在州署附近银海洲上筑城堡、建演武厅,辟跑马射箭场,勤奋演练,精通韬略武艺,膂力过人。 

明正德四年(1509年),年仅14岁的韦虎臣随父韦正宝出征广东惠州、潮州一带抗倭。惠州行营命其父韦正宝率东兰"狼兵"为前锋,进攻敌九连山阵地,虎臣随军在营。后得知"狼兵"陷入敌阵、其父中箭负伤的消息,韦向官军求救无望,怒发上指,带领在营"狼兵"破入九连山,力斩敌酋,所向披靡,全歼九连山日本海盗,夺得父亲尸身回营。朝廷嘉其"忠烈",准许接任东兰土知州职,护送父亲寝柩回东兰岩石山安葬。

正德八年(1513年),江西、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倭患又起。韦虎臣奉命率东兰"狼兵"跟随经略王阳明(守仁)征讨大帽山、大庚岭、横水、左溪诸地,历时3年多,经大小数十战,最后平定福建武夷山。战功卓著,获明皇帝钦赐"哀孝忠勇"匾额。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十二日,韦虎臣在福建、广东大败日本海盗,得胜班师途中,被奸臣以"犒师"为名,赐"御酒"毒害,时年22岁。因他屡立战功,生前皇帝曾授赐"哀孝忠勇"四字匾额。死后,经王守仁实奏朝廷,朝廷查明后谥封为"武夷侯",从优抚恤,并将尸体运回东兰,葬于今三石镇那腊村,奉旨旌表碑铭二座,赐修饰石人、石马、石狮、石禽上百具罗列墓前,并着赐进士出身前提督三边督查院左副都御史徐淮、赐进士出身前北直隶吏部文选司主事张恒、赐进士出身前巡按北直隶监察史余敏学三人分别篆额、书丹和撰文,永久褒扬。


民族英雄韦虎臣抗击倭寇纪念公园——武夷侯公园占地总面积37.8亩,是2015年初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重新修建的,目的是为弘扬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慨和爱国主义精神,重铸中华民族之魂,造福老区人民。

武夷侯公园由主入口景观区与韦虎臣墓园景观区组成,通过“一墓一湖”的格局,最终形成以“一轴四心八节点”的景观特色。一墓即韦虎臣墓地;一湖即相思湖景观区;一轴是韦虎臣墓园神道的主轴线;四心是在主轴线上的入口牌坊、赑屃、神道及坟茔;八节点即牌坊、平台、追思亭、栈道、跌水、景观廊、石桥、景观亭等。
该园是东兰品牌旅游景点之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景点,将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旅游景区,也是缅怀民族英雄、追忆历史以及加强爱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上传影音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 1061次播放 七南sama 简介>>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位于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距离东兰县城有35公里,是个天然石洞。列宁岩洞高43米,宽64米,纵深137米,面积达8千多平方米,洞内宽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纳数千人。洞的深处有清泉,又有曲径直通山后。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名北帝岩。1930年2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认为韦拔群在岩洞里宣传马列主义,提议把“北帝岩”改称“列宁岩”,从此,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25年1月,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韦拔群、陈伯民进入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被委任为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派回广西开展农民运动,同年9月韦拔群在这里创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播马列主义,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学员来自东兰、凤山、百色、凌云、奉议(田阳)、恩隆(田东)、思林(田东)、果德(平果)、向都(天等)、那马(马山)、南丹、天峨、河池、都安、宜山等县,共276名。随后第二、第三届农讲所在武篆育才小学(武篆小学)续办,三届农讲所共培养农运骨干近600人。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是广西右江革命的摇篮,农讲所主任韦拔群、教职员陈伯民、陈洪涛、牙苏民、黄大权、黄书祥等都是广西农运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从农讲所里走出了多位共和国第一代开国将领和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197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95年,列宁岩被列为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传影音
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 1032次播放 七南sama 简介>>
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位于东兰县武篆镇政府旁,距离东兰县城30公里。魁星楼始建于1907年,是武篆民众筹款兴建的,当初建楼有两个用意:一是纪念为广西免缴田赋做贡献的清朝大臣陈宏祠;二是为振兴当地文明的风气道德。魁星楼是一座木石结构的四层六角形塔楼,底部宽7米,高17.5米。
1922年,韦拔群在东兰领导农民运动,魁星楼是东兰农民自卫军作战指挥部。1923年夏秋,韦拔群领导东兰农民武装起义(史称“三打东兰城”),曾在此研究制定作战计划。1925年至1927年间,东兰县农民协会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设在魁星楼。1930年春夏,中共红七军前委、东兰县苏维埃政府设在魁星楼,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人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雷经天、陈洪涛等在楼上开会、办公、住宿。在此期间,红七军政委邓小平亲自编写《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党的问题》等教材,在旧州屯组织举办党员领导干部训练班,指导东凤土地革命试点,试办东里共耕社,视察勉俄兵工厂和红军野战医院等,同时邓小平还同韦拔群等红七军领导人研究制定《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重要文件,领导右江各族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并在魁星楼召开红七军前委会议,作出“收复百色”的决定。
魁星楼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196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4月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2011年12月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传影音
韦拔群烈士故居 1018次播放 付丁 简介>>


韦拔群(1894—1932),壮族。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人。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百色起义领导人,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英模。早年参加贵州护国讨袁军,毕业于贵州讲武堂。1920年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任政治部副组长。1921年起在东兰领导农民运动,1923年指挥农军三打东兰县城。1925年进入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东兰开办农讲所,领导右江农民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红七军前委委员、第三纵队队长、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等职,率部在东凤等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后任第二十一师和独立第三师师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1931年春至1932年9月领导右江军民开展三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19日在西山被叛徒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韦拔群烈士故居坐落在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分前后两幢泥砖瓦房,总面积250平方米。故居四周山水环绕,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韦拔群烈士的祖屋原在东里村伟往屯(现拔群小学内),1894年2月韦拔群出生于此。1926年2月,国民党桂系军阀进犯东兰,镇压农民运动时,将韦拔群的家烧毁。同年7月,桂系军阀败退,东兰农民运动转入高潮,为不殃及周围百姓、便于革命活动,韦拔群在视野开阔的特牙山半山腰上,建起两幢泥砖瓦房。前屋比后屋稍高一些,分五开间,用于接待革命同志和召集农军开会,屋顶设有瞭望台,以便观察情况,后屋为韦拔群一家生活起居。
1930年4月,邓小平曾与韦拔群在东里试办广西最早的共耕社——东里共耕社,开设农民政治夜校,推动了右江地区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根据地力量薄弱,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剿东凤根据地。1931年,韦拔群的房屋再度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焚烧。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正处于低潮时期,无法重新修建房屋,因此,韦拔群一家被迫跟随韦拔群转移到西山弄京躲藏。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韦拔群烈士,在原屋基上按原样重建,用于接待前来参观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干部群众。1988年至2009年,东兰县人民政府对韦拔群故居进行了三次保护性修缮。2009年 5月,韦拔群故居和韦拔群旧墓一并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4月,韦拔群故居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传影音
韦国清上将故居 1030次播放 王力 简介>>

韦国清(1913—1989),壮族,东兰县三石镇弄英村人。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七军宣传员、排长、连长、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红军干部闭营长、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教导师特科团长、八路军随营学校校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分校训练部长、副校长,山东纵队支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旅长、政委,第四师副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广西省省长,公安军副司令员,中共广西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自治区政协主席,广西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九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6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韦国清故居位于东兰县三石镇弄英村弄英屯,距县城18公里,四周环山,坐北朝南。故居原址距现址后方约20米,为五间茅草屋。1926年夏,韦国清父亲韦宗典壮烈牺牲后,韦国清和两个弟弟被迫到坡廊洞躲藏栖身。同年秋末的一个晚上,当地歹徒包围韦国清家,枪杀韦国清祖父韦廷繁,并将房屋烧毁。1998年,韦国清的家属在现址修建韦国清陈列室。2013年值韦国清诞辰100周年,为更好地纪念先辈,激励后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现址重新修建韦国清故居。

韦国清故居的修建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状,参照本地壮族民居特点,为五开间的两层泥瓦结构房屋,底层饲养家禽,堆放杂物,二层居住。楼层结构为木质结构,四周墙体为夯土墙,整栋建筑宽15米,进深10米,高8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屋后的石阶路,通往韦国清三兄弟藏身的坡廊洞,并修建有“望乡亭”。
韦国清故居,是缅怀将军伟绩、追忆红色历史以及加强爱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场所。
上传影音
韦杰中将故居 1026次播放 简介>>


韦杰(1914—1984),壮族。东兰县东兰镇仁义村人。1925年进入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后,历任红七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军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纵队副司令、司令员、军长、军区司令员等职。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军长。归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2月3日在北京逝世。


韦杰中将故居位于东兰县东兰镇仁义村弄引屯,距东兰县城26公里,故居地处大石山区,四面环山,气候宜人,风景秀丽。2014年是韦杰将军诞辰100周年,为纪念韦杰将军的丰功伟绩,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造韦杰故居,总占地面积为6亩,纪念建筑设施主要有韦杰故居、韦杰中将陈列室、小型广场、韦杰夫妇墓地、百年亭等。自2014年11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韦杰故居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上传影音
覃健中将故居 1011次播放 川川 简介>>


覃健(1911—1959),壮族。东兰县大同乡板坡村人。1925年进入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宣传员、代理排长、排长、连长、红军作战科科长。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指导员、连长、保卫队长,警卫营营长、作战科科长、教导营营长、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八路军副团长、特务团团长、纵队长、新四军团长、军区司令员,旅长、政委,军区副司令员兼分区司令员,兵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9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


覃健将军故居位于东兰县大同乡板坡村弄肖屯。地处东兰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0多公里,东邻花香乡,与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交界。故居坐南朝北,系两层土木结构建筑,1911年5月,覃健出生在这里。故居外部左侧有一木质晒台,故居第一层用于家畜养殖,第二层用于生活起居。

1931年,因战争原因,板坡村弄肖屯18户人家包括覃健故居,被反动派全部烧光。之后一直没有重建。2011年为了纪念覃健中将诞辰100周年,中共东兰县委、东兰县人民政府对覃健故居进行了维修,并兴建覃健中将平生事迹陈列展览室,供后人瞻仰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上传影音
韦祖珍少将故居 1011次播放 简介>>

韦祖珍(1912—1982),壮族。东兰县隘洞镇纳坤村人。1928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2年3月入党。历任红七军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保卫局侦察科员,红一军团教导营特派员,保卫部副科长、科长,八路军支队保卫科长,总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南下支队团政委,冀察热辽纵队旅政委,热东分区副政委,东北野战军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三军副政委,第二十一兵团政治部主任,空四军副政委,空五军政委,空军工程学院副政委、政委,福州军区空军政委,广西军区第二政委、广州军区政委、广西区党委第二书。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1982年10月11日在南宁逝世。

韦祖珍少将故居位于东兰县隘洞镇那坤村板仆屯红水河岸边的一个土坡半山腰,陆路距东兰县城约30公里,水路距隘洞红水河大桥13公里,在少将故居遥望红水河对岸青山连绵不断,形状奇特,环境优美。2012年是韦祖珍将军诞辰100周年,为纪念韦祖珍将军的丰功伟绩,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东兰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建造韦祖珍故居。主要设有韦祖珍故居、韦祖珍少将陈列室、小型广场、韦祖珍夫妇墓地、将军亭等纪念建筑设施。韦祖珍少将故居开放后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上传影音
覃士冕少将故居 1007次播放 王力 简介>>

覃士冕(1914—1981),壮族。东兰县长乐镇纳标村人。1926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入党。历任红七军宣传员、青年干事、团特派员,红三军才教导队特派员,八路军一一五师营组织干事,团工作队队长,营教导员,团组织股副股长,鲁南支队团政委,教导五旅团政委,滨海军区团政委、团长、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警备十一旅政委,滨海警备旅旅长,新四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省公安总队司令员,广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员,广西军区第二政委,广州军区工程兵政委,海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1年6月27日在桂林逝世。

为深切缅怀覃士冕将军的丰功伟绩,颂扬其革命精神和革命品质,2015年10月27日,东兰县以开展覃士冕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修复覃士冕将军故居。故居在距东兰县城40公里的长乐镇纳标村纳串屯,总占地面积3.968亩,设有将军故居、将军陈列室、将军墓地等纪念建筑设施。故居建成开放后,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上传影音
纳合红色文化园 1018次播放 简介>>
纳合红色文化园距县城 35公里,是纪念覃应机同志诞辰100周年主要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亩。主要设施有:纪念广场、英雄三亭、纳合革命陈列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等,2015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园内布局,实现“人车分流”, 入口广场整体成“山型”,主广场呈奖杯形,寓意革命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同时整体上更具凝聚力,成为是视觉的焦点。广场中心采用“五角星”和“民族图案”的元素,体现了覃应机等革命前辈把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英雄三亭”即是为纪念覃应机、陆秀轩、覃恩忠三人而建。
纳合文化园在功能设计上,结合纪念覃应机诞辰100周年庆典和民众休闲旅游的需要,着力打造成为一个场地空间宜人、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的纪念性广场,丰富“东兰红色旅游线路节点”,为游客、学校师生以及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提供理想场地。
0.51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