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首页

咨询电话:

027-87058906

龙潭大峡谷位于辽宁省、河北省交界,现命名为龙潭大峡谷,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老大杖子乡,紧临秦皇岛、葫芦岛、朝阳三市,距北京330公里,天津324公里,沈阳440公里,交通便利。龙潭大峡谷是整个东北地区唯一的峡谷,龙潭大峡谷自然风景区人称“北方的小西藏”,他与自然相聚是人们寻梦的地方,要看到他的真面目,你要由地平面拾阶而下,美丽的风景都在峡谷里。峡谷总长52公里,纵深648米,最宽处210米,更有数不清的分支峡谷。那里集山、水、洞、石、瀑、峡景观为一体。龙潭大峡谷被多种植物所覆盖,主要树种有松树、山杨树、柳树、山楂树、核桃树、刺槐树、山梨树、山杏树、山榆树等近三十多种。丛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山鸽、野鸡、雀鹰、布谷鸟、长尾连鸟、松鹤等。野兽有狼、狐、狍子、獾、山兔等.。古传在此峡谷深潭中有两位龙神居住,每缝干旱无雨时,众百姓便来到此潭跪拜求雨,而龙神也非常体谅百姓,每缝百姓求雨必有恩泽,十分灵验,故对此峡谷命名为“龙潭大峡谷”。峡谷中可供观赏的景点很多,有深不可测的龙潭,震耳欲聋的龙潭瀑布(落差22米,最宽达4米),金葫芦瀑布(落差36米,宽5米),神奇的蝙蝠洞、龙骨洞、蛤蟆峰、神龟石、天狗石、弥勒大佛、卧虎山、情侣峰、忘忧峰等。龙潭大峡谷特色更绝的是冬季的冰瀑。冬天的龙潭大峡谷被一片银白世界所覆盖,众多的冰瀑随处可见,千姿百态,冰瀑最宽处达30多米,最高处达36米,大自然巧夺天工,形成的绝妙景观令游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在其分支峡谷——石林峡谷中,蜿蜒连绵、气势磅礴的石林直冲云霄;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石窟,一个个紧紧相连非常奇特;形象逼真的凤凰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身躯。野生的动物将使你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步入龙潭大峡谷,给人们的第一感觉是奇、特、险。这里到处流动着美,到处洋溢着美。花岗岩、火山岩,经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形成了神态各异的自然景观。龙潭大峡谷自然环境,构成了典型的辽西风光。早春,杜鹃花遍布峡谷、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气味芳香。夏季,蜂飞蝶舞、百鸟争鸣、瀑布飞泻、泉水潺潺。晚秋,漫山红叶、朝相辉映、景色万千、令人神往。冬天,白雪皑皑、冰瀑悬挂、晶莹剔透、神态各异。龙潭大峡谷气势磅礴、山峦起伏、群山环抱、碧水长流、空气清新。近年来,建昌县通过招商引资对龙潭大峡谷实施了深度开发,使之已成为北方地区较有名气的自然风景区。

辽宁葫芦岛龙潭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辽宁省

宁夏灵武国家地质公园坐落在宁夏北部灵武市境内,北依长城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旗毗邻。园区横跨四个乡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包括四个景区—恐龙化石遗址景区、水洞沟古文化遗址景区、长流水自然生态景区和灵武市休闲观光旅游区。该地质公园是一个以恐龙化石遗址、水洞沟古文化遗址和长流水原生态自然景观为主体、多种地质遗迹配套齐全,自然资源良好、人文历史厚重的地学科普园地。灵武恐龙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宁夏没有恐龙化石的空白,为研究宁夏和西北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水洞沟古文化遗址向我们展现了三万年前的古人类的生活场景,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黄河文化,为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该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灵武恐龙化石遗址位于灵武市宁东镇,西南距银川市50公里,占地面积16.6平方公里。2004年由当地一回族青年发现,2005年4月,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与灵武市文物部门联合进行首次发掘,至今共进行4次发掘,清理3个发掘面,挖掘出包括恐龙头骨、牙齿、肩胛骨化石等8只恐龙化石个体,化石保存状况较为理想。其中一只恐龙化石骨骼关联程度较好,占完整恐龙骨骼的61%。恐龙化石遗址2005年6月被公布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教授初步鉴定,灵武恐龙化石属大型蜥脚类恐龙的一个新属种,为中生代侏罗纪延安组大型新蜥脚类食草恐龙,距今约1.6亿年,蜥脚类恐龙身体庞大、四肢粗壮,体重可以达到四、五十吨重,体长达40米左右,脖颈修长,颈椎树木较多,生活在沼泽和湖泊地带,以植物为食。该化石对研究蜥脚类恐龙形态学、分类学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中生代古地理及全球动物地理区系的形成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对展现史前生态景观,研究西北地区远古时期地理、气候,恐龙种属的繁衍、迁徙、灭亡及地球陆地板块漂移学说,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重要科学信息。

宁夏灵武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宁夏

福建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地处武夷山脉西南段,为福建三大水系闽江、汀江、九龙江“三江”源头,有“上游第一观”之称。福建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分为两个园区——冠豸山园区和赖源园区。冠豸山园区内主要为丹霞地貌景观,密集的丹霞石墙、峡谷群、单面山峰丛和崖壁竖向沟槽极为发育,尤其是竹安寨景区的高密度石墙群、十分狭窄的流水侵蚀峡谷,为中国丹霞地貌所罕见。赖源园区的溶洞群是省内海拔最高的溶洞群,溶洞曲折幽长,洞内地下河流水潺潺,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石盾、石花、鹅管、边石坝、钙化池琳琅满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随着科普工作的展开,冠豸山地质公园成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科研教学基地,2009年被龙岩市科技局列为科普教育基地。园总面积为104.67平方公里,由壮年早期单斜式丹霞地貌、丹山碧水、高山溶洞等地质遗迹为主要特征的冠豸山、赖源两个园区组成,公园内山水相依、动植物繁多,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是具有观光休闲、体育运动及科研科普等功能的大型地质公园,是福建省龙岩市首个国家地质公园。福建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有多样地球演化、地质过程的证据,保存了独特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是沉积岩石学、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气候学、地貌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重大科研科普价值和美学价值。

福建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北京

库车大峡谷又称克孜利亚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称龟兹)以北64公里处,北纬42°8′,东经83°5′,呈东向西纵深长约5.5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2048米。峡谷南北走向,最宽处53米,最窄处0.4米。库车大峡谷是中国罕见的旱地自然名胜风景区。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维吾尔语称“克孜利亚”(红色的山崖),实为亿万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大峡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开口处稍弯向东南,末端微向东北弯曲,由主谷和七条支谷组成,全长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处自然落差200米以上,峡谷深一般150米到200米,谷底最宽53米,最窄处0.4米,呈典型的地缝式隘谷,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大峡谷的岩层主要是沉积岩,后经天山山脉断裂和地壳运动作用,岩层发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在峡谷侧壁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褶曲和断裂线。从大峡谷的褶皱特征来看,大峡谷的褶皱都有两个以上的褶曲组台,褶皱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褶曲形成的力学背景和构造条件。根据大峡谷中的地貌形态,岩层可以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等,其中以倾斜褶曲最多见。大峡谷的形成大约发生在距今两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该地区的地壳反复上升或下降,表现出明显的沉积旋回和岩相变化。大峡谷内的岩相变化中,有些岩层厚实,有些岩层较薄,平面解理比较明显,这也充分反映了岩石形成过程中外界环境(主要是外力作用)对岩层形成的作用和表现。据资料分析,大峡谷内沉积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过程对地表岩石的作用。沉积岩的层理构造是搬运作用在沉积过程中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先沉积的物质在下面,后沉积的物质在上面。不同时期的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等性质不同。大峡谷的沉积岩层中的组成物质主要有石英、白云母、黏土岩、砂石等。沉积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和混入杂质的颜色。大峡谷中岩石的颜色为褐红色,主要原因是这种岩石含有较多的铁矿质。

新疆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新疆

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地质遗迹区于1982年被当地群众发现,经15年持续建设与发展,2007年6月成为云南省省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19日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组评审成为第五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同年成立了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公园位于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距昆明90公里,距宜良县城47公里,最低海拔1620m,最高海拔2009m。公园类型为地质地貌,总面积53.36km2,核心区保护地质遗迹面积19.9514km2。公园为珠江水系上游麦田河流域,峡谷洞穴融为一体,洞穴平面集群,垂直多层,各类峡谷迂回其中;明河溶洞洞穴与暗河伏流溶洞洞穴共存;峡谷洞穴与古人类遗迹文化层共存,成景岩时代的代表(震旦纪)也因中国南方不多见而被誉为高原流域峡谷洞穴景观的范例。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个峡谷与洞穴相连,地缝式峡谷、洞穴峡谷、“V”型峡谷、箱式峡谷、深切曲流多见;洞内有生物堆积、张口洞古人类活动遗存及哺乳动物化石;洞壁溶蚀景观以溶洞的溶蚀窝穴为代表;重力水沉积中以滴石类石钟乳、石笋、石柱、鹅毛管常见,非重力水以碳酸类文石石花、方解石石花、卷曲石居多。流水类边石坝群,被誉为“九乡神田”。洞穴发育,从地表到地下共有六层溶洞,溶洞高差超过200米,最高层接近地表(海拔约1900米),最低层位于麦田河河床下,能为新近纪以来全球重要的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地区地形地貌演化进程提供历史地貌证据,具有国际或国内典型意义的高原洞穴系统和流域洞穴群,能为一个大区域甚至全球演化过程中的中国南方晚期智人活动(4-10万年重要缺环)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和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北京

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又称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公园项目位于“中国龙城”----山东诸城龙都街道,项目总规划面积60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主要建设“一园两城三大基地”。“一园”即:白垩纪公园;“两城”即:恐龙科学城、恐龙文化城;“三大基地”即:恐龙和地质科研科普基地、恐龙动漫影视基地、恐龙娱乐休闲基地。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龙都接街道库沟,距市区10公里,已入列国家地质公园。拥有恐龙化石长廊和化石隆起带等极具代表性的世界规模最大恐龙化石群,被恐龙专家形象誉为“恐龙集会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专家誉为无与伦比的世界地质奇观。主场馆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4个多亿。依托地质遗址和自然地貌,运用抽象的恐龙元素进行组合,覆盖化石长廊和化石隆起带。内部主要建设“七厅三馆一隧道”,“七个厅”分别是:序厅(地球厅)、化石群厅、鸭嘴龙厅、暴龙厅、角龙厅、甲龙厅和恐龙蛋厅;“三个馆”分别是:动感影视馆、互动体验馆和世界各国恐龙馆;“一条隧道”:就是中生代时空隧道,叫做穿越白垩纪、探秘中国龙。采用远古环境复原、声光电再现、文化艺术展演等多种手段,充分展示地质遗址的震撼,生动揭示恐龙生存、繁衍和消亡的神妙。

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 山东省

0.28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