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列表添加景点

上传影音
大果红花油茶 1009次播放 简介>>

dà guǒ hóng huā yóu chá

大果红花油茶

(红花油茶)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达12米,胸径50厘米;

枝:幼枝无毛;

叶:叶革质,椭圆形,长9-15厘米,先端稍骤尖,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侧脉7-9对,网脉不明显,中上部具齿;叶柄粗,长1-1.7厘米,无毛;

花:花顶生,红色,径7-9厘米;花无梗;苞片或萼片11,半圆形或圆形,长0.3-2厘米,被短绢毛,花后脱落;花瓣6-7,倒卵圆形,长4-5厘米,基部连合7-8毫米;雄蕊5轮,长2.5-3厘米,外轮花丝下部2/3连成花丝筒,无毛;子房被毛,花柱长4厘米,顶端3-5裂,无毛;

果:蒴果卵圆形,径4-8厘米,红色,平滑,3-5室,每室1-3种子;果皮木质,厚1-2厘米;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广东西江一带及广西的东南部;

生境:山地;

海拔:200-350m

物候期: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翌年10月;

上传影音
杉木 1005次播放 简介>>

shā mù

杉木

(杉、刺杉、木头树、正木、正杉、沙树、沙木、杉)

形态特征

生活型:高大乔木;幼树尖塔形,大树圆锥形,树皮裂成长条片,内皮淡红色,小枝对生或轮生,常成2列状,幼枝绿色;

株:高达30米,胸径可达2.5-3米;

茎: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内皮淡红色;大枝平展;

枝:小枝对生或轮生,常成2列状,幼枝绿色,光滑无毛;冬芽近球形,具小形叶状芽鳞;

叶:叶披针形或窄,常呈镰状,革质、竖硬;

花:雄球花圆锥状,通常多个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数个集生,绿色;

果:球果卵圆形,熟时苞鳞革质,棕黄色,先端有坚硬的刺状尖头;种子扁平,具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暗褐色,两侧边缘有窄翅;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我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广泛栽培,越南也有分布;

国外分布:越南;

海拔:700-2500m

物候期:花期4-6月;

上传影音
水杉 1035次播放 简介>>

shuǐ shān

水杉

形态特征

生活型:落叶乔木;

株:高达50米;

茎:树干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树裂成薄片脱落,大树裂成长条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

枝:大枝不规则轮生,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侧生小枝排成羽状,长4-15厘米,冬季凋落;

叶:叶、芽鳞、雄球花、雄蕊、珠鳞与种鳞均交互对生;叶线形,质软,在侧枝上排成羽状,长0.8-1.5厘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

花:雄球花在枝条顶部的花序轴上交互对生及顶生,排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通常长15-25厘米,雄蕊约20,花药3,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生小枝顶端,珠鳞9-14对,各具5-9胚珠;

雄球花:雄球花在枝条顶部的花序轴上交互对生及顶生,排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通常长15-25厘米,雄蕊约20,花药3,药隔显著;

雌球花:雌球花单生侧生小枝顶端,珠鳞9-14对,各具5-9胚珠。

果:球果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张开后微具四棱,稀长圆状球形,长1.6-2.5厘米,径1.5-2.2厘米;种鳞木质,盾形,顶部扁菱形,中央有凹槽,下部楔形;

种子:种子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子叶2,发芽时出土;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水杉这一古老稀有的珍贵树种为我国特产,仅分布于四川石柱县及湖北利川县磨刀溪、水杉坝一带及湖南西北部龙山及桑植等地海拔;

国外分布:水杉为喜光性强的速生树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自水杉被发现以后,尤其在解放以后,我国各地普遍引种,北至辽宁草河口、辽东半岛,南至广东广州,东至江苏、浙江,西至云南昆明、四川成都、陕西武功,已成为受欢迎的绿化树种之一。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用之造林和四旁植树,生长很快。国外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北达北纬60度的列宁格勒及阿拉斯加等地,在零下3447℃的低温条件下能在野外越冬生长。

特有性:特有单种属;

生境:在河流两旁、湿润山坡及沟谷中栽培很多,也有少数野生树木,常与杉木、茅栗、锥栗、枫香、漆树、灯台树、响叶杨、利川润楠等树种混生;国外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北达北纬60度的列宁格勒及阿拉斯加等地,在零下3447℃的低温条件下能在野外越冬生长;

海拔:750-1500m

物候期:花期4-5月,球果10-11月成熟;

上传影音
陀螺果 1006次播放 简介>>

tuó luó guǒ

陀螺果

(鸦头梨、冬瓜木、水冬瓜、鸭头梨)

形态特征

生活型:落叶乔木;

株:高达20米;

枝:鳞芽卵形,长达1厘米,密被星状柔毛;幼枝被星状柔毛,老枝无毛;

叶:叶纸质,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9.5-21厘米,先端稍尾尖,基部楔形,有细齿,幼叶两面密被星状柔毛,老叶叶脉被毛,侧脉7-9对;叶柄长0.3-1厘米,无托叶;

花:花单生或2朵并生,生于2年生小枝叶腋,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花白色,花梗长达2厘米,花梗与花间具关节;花萼长3-4毫米,萼筒倒圆锥形,与子房合生2/3以上,萼齿5,长约2毫米:花冠钟状,5深裂近基部,裂片花蕾时覆瓦状,花冠筒极短,花冠裂片长圆形,长2-3厘米,两面密被绒毛;雄蕊101列,等长,花丝线形,基部连合成筒,贴生花冠筒,花药长圆形,药室内向,纵裂:子房2/3下位,不完全5室,每室4胚珠,中轴胎座,胚珠直立或悬垂,花柱线形,长达1.3厘米,柱头头状;

果:果倒卵形、倒圆锥形或倒卵状梨形,长(2-)4-7厘米,木质,不裂,稍具5-10棱,顶端短尖,密被星状绒毛,外果皮和中果皮木枪质,内果皮木质;

种子:种子椭圆形,扁平,种皮膜质,胚乳肉质;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云南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广西(东南部除外)、湖南、广东中部以北、江西和福建;

生境:山谷、山坡湿润林中;

海拔:1000-1500m

物候期:花期4-5月,果期7-10月;

上传影音
银杏 1012次播放 简介>>

yín xìng

银杏

(鸭掌树、鸭脚子、公孙树、白果)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

株:高达40米,胸径4米;

茎:树皮灰褐色,纵裂;

枝:大枝斜展,一年生长枝淡褐黄色,二年生枝变为灰色;短枝黑灰色;

叶:叶扇形,上部宽5-8厘米,上缘有浅或深的波状缺刻,有时中部缺裂较深,基部楔形,有长柄;在短枝上3-8叶簇生;

花:雄球花4-6生于短枝顶端叶腋或苞腋,长圆形,下垂,淡黄色;雌球花数个生于短枝叶丛中,淡绿色;

雄球花:雄球花4-6生于短枝顶端叶腋或苞腋,长圆形,下垂,淡黄色;

雌球花:雌球花数个生于短枝叶丛中,淡绿色;

种子:种子椭圆形,倒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黄或橙黄色,被白粉,外种皮肉质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有2(-3)纵脊,内种皮膜质,黄褐色;胚乳肉质,胚绿色;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银杏的栽培区甚广: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海拔40-1000m地带,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腾冲)海拔2000m以下地带均有栽培;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欧美各国庭院亦有栽培;

特有性: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

生境:酸性(pH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

海拔:500-1000m

物候期: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种子9-10月成熟;

栽培要点: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4.5)、石灰性土壤(pH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

上传影音
钟花樱桃 1014次播放 简介>>

zhōng huā yīng

钟花樱

(绯樱、山樱花、福建山樱花、绯寒樱、钟花樱桃)

形态特征

生活型:乔木或灌木;

枝:嫩枝无毛;冬芽无毛;

叶: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有急尖锯齿,常稍不整齐,上面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脉腋有簇毛,侧脉8-12对;叶柄长0.8-1.3厘米,无毛,顶端常有2腺体;

花:花梗长1-1.3厘米,无毛或稀被极短柔毛;萼筒钟状,长约6毫米,无毛或被极稀疏柔毛,萼片长圆形,长约2.5毫米,全缘;花瓣倒卵状长圆形,粉红色,先端下凹,稀全缘;无毛;

果:核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顶端尖;核微具棱纹;果柄长1.5-2.5厘米,先端稍膨大并有萼片宿存;

生态习性

国内产地: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国外分布:日本、越南;

生境:山谷林中及林缘;

海拔:100-600m

物候期:花期2-3月,果期4-5月;

上传影音
常绿树和落叶树 1007次播放 简介>>
落叶树,在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的时候,叶子会枯死掉落,从而减少水分消耗,确保树木安全度过寒冷或干旱。
常绿树是指一年四季都具有绿叶的乔木和灌木。常绿树的树叶寿命是2~3年或更长,每年都有部分新生树叶和部分脱落树叶,由于叶片的陆续更新,故终年保持常绿。

上传影音
倒木——植物界的“鲸落” 1009次播放 简介>>

“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沉没到海底,它们的尸体能够为深水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倒木是植物界的“鲸落”。森林中随处可见倒伏的大树,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营养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境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延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森林中80%的树苗是在倒木上繁育生长的,倒木是森林更新演替的温床,因森林而出现,也为森林续写篇章。

上传影音
倒木结构 1005次播放 简介>>

树木死亡是森林发育的自然过程。倒下是树木死亡的形态之一。倒木会成为森林的“温床”,繁育树木的幼苗。

每个倒木都会经历相同的腐烂阶段,人们常常从形态、外观、质地上进行判断,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距离树木刚刚倒下至一段时间内,它的树皮尚未脱落,看上去还是完整的,但边材已经开始慢慢腐朽,算是倒木分解的初期阶段。

树木刚倒下时,它的树皮通常都还是完整的,树皮下的韧皮部和形成层中,充满了糖类、蛋白质等容易获取的营养物。这些诱人的食物招来了第一批入侵者。它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咀嚼,穿透最外层的树皮这道屏障,才能享用到这些食物。然后,它们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留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另一部分则会继续前进,抵达树木的边材,或者进入心材。这批入侵者名单里通常包括小蠹、吉丁等一些蛀木甲虫,以及木工蚁和白蚁等昆虫。

一些真菌孢子也会随着入侵者进到树木内部,或者借着风或雨,经由破损的树皮,被运送到树木内部。它们和细菌一起,将会着手对倒木进行最初的分解。菌丝在倒木体内继续蔓延,释放分解木材的酶,从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让倒木变得更加腐烂、柔软。

终于有一天,树皮和日渐腐朽的边材从倒木上突然滑落,可以认为倒木分解到了中期阶段。这一阶段,倒下的树木上呈现出最多样化的栖息地,因此支撑了数量最庞大的居民群体,同时也拥有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心材的腐烂要比边材慢得多,所以这个阶段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大量的真菌很快吸引了很多吃素的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从微小的螨虫到蜈蚣、千足虫、蛞蝓和蜗牛,都能在这里找到栖身之处。

 

这些无脊椎动物又招来了更多的捕食者,最小的食肉动物是捕食性螨虫;接着是长得像迷你蝎子的伪蝎,它们喜欢吃螨、小甲虫、小蚂蚁之类;然后是蜘蛛和蜈蚣;还有一些喜欢藏在腐木下的蝾螈,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如鼩鼱、鼹鼠等。定居上面的小动物也在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地盘,它们制造出来的孔洞缝隙,让更多的微生物和水分进入到倒木的内部,腐烂进一步加剧。时也是植物生长的最佳阶段。腐烂的心材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上面萌发的幼苗有时间生长大量的根系,最终接触到下面的土壤;木材分裂成块状,植物的根沿着裂缝和昆虫掏挖的通道恣意生长,努力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渐渐地,很多年过去了,倒下的树木被分解成越来越小的腐朽木屑。它逐渐失去了结构和形状,变得越来越低。曾经错综复杂的、迷宫般的裂缝和隧道塌陷成了一个矮矮的土丘。倒木分解到了晚期。现在的它,主要是由高度抗腐的残余物质组成,成分单一,且没有什么结构,再也无法提供良好的动物栖息地,支撑起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了。最终,整棵树都融入了土壤,它的生命也完成了一个轮回。

上传影音
红花荷的生境 1002次播放 简介>>

红花荷,常绿乔木高12米,是岭南地区常见的乡土树种。其幼树耐荫成年后较喜光要求年均温度19°C- 22°C ,耐绝对低温-4.5°C ,于花岗岩、砂页岩发育成的红壤与红黄壤,酸性至微酸性土。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处在中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山地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7 ~20C。公园内随着海拔不同分布着山地红壤、山地黄壤黑色石灰土三个大类的土壤。在海拔700 m以上的低山地区分布着山地黄壤黑色石灰土则零散分布在大坪工区。在海拔7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分布着山地红壤,适合红花荷生长。

上传影音
金裳凤蝶 1007次播放 简介>>

金裳凤蝶凤蝶科裳凤蝶属,是有着“最美蝴蝶”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裳凤蝶成虫展翅10-15厘米,是我国体型最大的蝴蝶。前翅黑色,翅脉明显,后翅有金黄色与黑色相交融的斑纹。该蝶雌雄二型,雄虫后翅膀金黄色,外缘有一圈6个近三角形黑斑。

雌虫后翅外缘有两圈各6个黑斑,与黑色的翅脉构成近似5"A"字母,也被称为5A级的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灿,显得华贵美丽。

幼期卵呈橙黄色,卵壳厚,表面的有雌蝶的分泌物,使外表油亮、光滑,直径2.5mm,外观像橘子。

幼虫体型大,体色为黄褐色配黑条纹,肉棘末端粉红色;终龄幼虫腹侧白色,斜带上方有粉红色肉棘,头部上方的黄色“V”形构造为臭角。

前蛹外型比终龄幼虫短胖,身上有一条黑褐色的丝带。蛹体色为黄褐色,背面有一块明显的黄色斑纹,体侧桃红色条纹,胸背有箭头状突起,从腹面观看时像是卷曲的枯叶,而腹面褐色的细纹,如同叶片的叶脉。

上传影音
森林生态系统 1006次播放 简介>>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森林是乔木与其他植物、动物、菌类、低等生物以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森林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是一半陆地动植物的家园。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包括:

固碳释氧,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土壤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储量的73%。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森林涵养水源,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拦截和滞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蓄水功能、调节径流功能、森林削洪抗旱功能和森林净化水质等。

森林植被根系具有固土作用, 集中表现在深根的锚固作用, 浅根的加筋作用, 树木蒸腾作用, 降雨截留, 消弱溅蚀等方面。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树冠可有效阻滞大气中悬浮的尘埃,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蚀功能. 它的庞大根系有改良、固持和网络土壤的作用。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可削减并消灭侵蚀性降雨, 有拦截、分散、滞缓和过滤地表径流的作用。这些作用防止了水土流失, 保护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森林产生的凋落物不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而且是土壤最为活跃、最起作用的表面层, 其在维持土壤稳定、改良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0.5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