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列表添加景点

上传影音
“一方保障”石刻 1001次播放 手机用户0201 简介>>
“一方保障”石刻位于今中渡镇旧县村(古时名为洛容县)香桥岩风景区境内,是记述明朝万历年间(1575年),明王朝镇压瑶族起义的文治武功;是瑶族同胞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统治,浴血奋战的惨烈情景。“一方保障”对研究明朝瑶族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统治的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碑文石刻历400多年,绝大多数字迹仍清晰可辨,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上传影音
西汉铜鼓 1000次播放 牛条龙 简介>>
1983年5月,在香桥岩风景区境内石灰弄挖铁矿时发现出土了铜鼓。鼓面直径66.6公分,高52.5公分,鼓面周围有4只青蛙,两匹坐着武士的战马,鼓面及四周的均有水波纹,回旋纹,草纹图案,经有关部门鉴定,系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现保存于县文物管理所。
上传影音
桂剧 1003次播放 手机用户0201 简介>>
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流行于广西当地说北方话(官话)的地区,如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等市和梧州北部地区说\\\"官话\\\"的城乡。桂剧是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南祁剧传入桂林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语言变化,才渐演变为桂剧。其存在历史大概有二百年左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因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创作、改编、新编桂剧《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而成为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传影音
彩调 1000次播放 手机用户0201 简介>>
彩调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俗称调子、彩调、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出的“对子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渡彩调2010年被评为鹿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传影音
中渡山歌 1000次播放 牛条龙 简介>>
中渡山歌,同属“平山山歌”。它同双声部方式演唱,俗称“公母腔”,即两位歌手组成,一人主唱,另一人伴唱,起到合声的作用。两个旋律间线条清晰,主旋律在高音部,次旋律在低音部。他们相互交错、重叠,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传影音
庙会 1000次播放 牛条龙 简介>>
庙会,又称为“庙市”或“市场”,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八日,中渡镇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龙狮并舞,腰鼓、秧歌环城游乡,抢花炮、夺奖屏、唱桂戏,各地武馆前来表演武术,活动期长达10日之久,文化娱乐氛围极为浓厚。
上传影音
和家宴 1001次播放 手机用户0201 简介>>
“和家宴”是中渡一项独特的民间文化,来源于“百家宴”,由古时中渡的吃合饭演变而来。吃合饭意味着通过发动当地知名人士、富商集资筹款,召集本乡或本街本巷“和得来”的邻里故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希望通过这个仪式教育邻里的人们,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遵守民规民约,使村子越来越兴旺。
宴席前,大家一起动手,以古城内的东、南、西、北四条街道为场地,在街道上摆起一长串桌子,各家各户将自家做的几道最好的菜献上酒桌,款待客人,全城人一起品尝,场面甚是壮观。由于这个宴席集百家之长,所以就叫“百家宴”。现在,中渡人民每年在举行“五·二八”活动时,都会设“百家宴”,作为街民团聚,款待乡亲、客人的最隆重的仪式。

上传影音
青檀树 1042次播放 沐山 简介>>
青檀树(拉丁文名: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别名;青檀、檀、翼朴 、檀树、青壳榔树,榆科、青檀属乔木,高达20米或20米以上,胸径达70厘米或1米以上;树皮灰色或深灰色,幼时光滑,老时裂成长片状剥落,剥落后露出灰录色的内皮,树干常凹凸不圆;不规则的长片状剥落;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三出脉,单叶互生,长3-13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和榆钱树叶相像,微苦,可防蚊虫;小枝黄绿色,干时变栗褐色,疏被短柔毛,后渐脱落,皮孔明显,椭圆形或近圆形;冬芽卵形。青檀树能在此安稳生长1700余年,对无为的气候、物种演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常生于石灰岩山地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边或石缝中,广泛分布于我国19个省区,通常生于海拔800m以下,在四川康定可达海拔1700m。
上传影音
杜仲藤 1007次播放 仰观宇 简介>>
杜仲藤,别称杜仲藤、红杜仲、藤杜仲、土杜仲、白杜仲等,为夹竹桃科攀援灌木,枝有不明显的皮孔。叶椭圆形或卵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锐尖;叶柄有微毛;聚伞花序总状,密集;花小,水红色;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腺体不多或缺,裂片披针形,顶端锐尖;花冠坛状,近钟形,裂片在花蕾中内褶;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花盘环状;子房具疏柔毛,花柱短,柱头圆锥状。蓇葖基部膨大,向顶端渐狭尖;花期3-6月,果期7-12月。生于海拔300~800米的山谷、疏林或密林、灌木丛、水旁等地方,产于广西、广东、云南、四川,分布于锡金、尼泊尔、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全株供药用,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腰腿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上传影音
红豆树 1002次播放 脚爬客:叶秋 简介>>
红豆树(拉丁文名: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属豆科、红豆属,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因种子皮色鲜红而得名。红豆树是常绿或落叶乔木,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树皮暗灰褐色;小枝绿色,无色。生于河旁、山坡、山谷林内,海拔200-900米,稀达1350米。红豆树幼年喜湿耐阴,中龄以后喜光。较耐寒,在本属中是分布于纬度最北的一个种。产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红豆树木材坚重,收缩性小,坚硬有光泽,切面光滑,且木材组织的色调和排列形成很别致的花纹,是上等家具、工艺雕刻、特种装饰和镶嵌的珍贵用材,著名的龙泉宝剑,其剑柄和剑鞘即为红豆树的心材所制。
上传影音
海菜花 1006次播放 脚爬客:叶秋 简介>>
海菜花(拉丁学名:Ottelia acuminata var. acuminata),多年生水生草本,茎短缩。叶基生,沉水,叶形态大小变异很大,披针形、线状长圆形、卵形或广心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心形或垂耳形,全缘、波状或具微锯齿,叶脉5一条,弧形,下面脉上有时出现肉刺状突起;叶柄随水体深浅而异,生水田中的长5-20厘米,生湖泊中的长达3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草长短随水深浅而异,圆柱形,光滑,先后在水面开放,花后连同佛焰苞沉入水底。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沟渠和深水田中。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它对水质污染很敏感,只要水有些污染,海菜花就会死亡。
上传影音
三角槭 1000次播放 沐山 简介>>
三角槭(拉丁学名:Acer buergerianum Miq.),别名三角枫,无患子目、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裂片向前伸,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果核凸出,果翅展开成锐角。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较耐水湿,耐修剪。秋叶暗红色或橙色。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护岸树种,也可栽作绿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阔叶林中,产于中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和广东等省,日本也有分布。根可用于风湿关节痛。根皮、茎皮具有清热解 毒,消暑等功效。此树生长地为海拔高160米的红壤区,树周均为水稻田。树高28米,胸径105厘米,树冠覆盖面积180平方米。冬季树的叶子由绿变粉红、紫红或红绿相间等多种颜色,到来年春季又转为绿色。据传,这种叶色多变不落的奇异现象己有300多年,人们夸此树为“宝树”。
0.25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