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京城50公里,为明代高僧圆广法师于1446年云游时发现。1981年由国家投资开发建设,1987年正式向社会开放。现已探知到地下七层,为层楼式结构。洞内有十大奇观,五个全国之最。对外开放四层,游程2500米。洞内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3度。
石花洞是一个大型风景溶洞,发育在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中,是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洞中钟乳石类型齐全、种类繁多,钟乳石以碳酸钙成分为主,经专家审定认为,几乎囊括了岩溶洞穴文献中所描述过的全部沉积物形态类型。既有像我国南方洞穴中常见的滴水、流水、水塘沉积形成的石笋、石柱、石瀑布、石幔、月奶石、晶花等,又有北方洞穴中常见的毛细水、渗透水、裂隙承压水、飞溅水沉积形成的石枝、石花、石盾、朵状石花、棕榈状石笋等精美壮观的景观。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在石花洞十年的研究发现,石花洞中的石笋微层记载了自公元前665——公元1985年以来2650年的北京夏季逐年温度,所以被称为“千年温度计”。由于石笋年层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年代,因此又称为“天然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