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时,水中出露的滩地,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加宽,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局部河漫滩逐渐稳定和堆高,在枯水期不被淹没,出露为心滩,将水流分向它的两侧,形成两股汊道。环状流使汊道逐步被拓宽,变弯,将心滩加大加高而超出江水位,成为江心滩(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