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民俗
1133次播放
手机用户0311
简介>>
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庆贺丰收、祈福的重要节日,也是最具仫佬族特色的节日之一。每年冬至过后,仫佬族群众就会择一吉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节日中,仫佬族人跳起了师公舞(木面舞)和竹梆舞,还有抢粽粑、仫佬竹球、山歌对唱、斗鸡比赛等活动。
“走坡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和八月,节期三五天不等。节日期间仫佬族人们便结伴而行,聚集在山坡上对唱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自治县成立后,应仫佬族人民的要求,自治县人民政府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仫佬族“走坡节”。
抢粽粑是仫佬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农历的春分或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仫佬族人都喜欢用竹叶包一种三角形的粽子。这时,仫佬族青年男女就要进行捞粽子比赛。比赛中一般三人一组,两男一女,有的拿竹钳、有的拿竹筛、有的拿筷子,比赛场内设有过山门、过独木桥、过竹圈等。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仫佬族的“抢粽粑”获得表演项目一等奖。
仫佬竹球起源于明未清初,沿袭到今,已成为仫佬族一项传统的健身体育运动。比赛中可手抛、脚踢、持球奔跑、拦抢投篮等,属群体性竞争项目。1998年在全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仫佬族竹球”获表演项目一等奖;1999年在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仫佬竹球”获表演项目金奖。
仫佬族舞蹈《竹梆情》,源于仫佬族民间的牧牛活动。每当仫佬族人早晨放牛和傍晚收牛时都要敲响一个特制的竹梆。后来青年男女在放牧时便用竹梆作为互相传递感情的工具。这个节目曾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中央电视台曾向海外播出。